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帮助群众了解户籍业务知识,提高办事效率,营造和谐警民关系。开发区公安分局“五个零”坚持做好放管服改革工作,着力提升和谐度、安全感、满意度、亲切感、认可度,确保“放管服”改革工作取得实效。
    一、服务模式“零等待”。分局坚持从“简化受理环节、优化现场设备、强化人员配置”入手,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将办理相关业务申领条件、程序、时限以及所需材料予以公示,办事群众到就近便民服务点,即可获取办理身份证、流动人口业务、出生申报等审批事项的相关信息,方便群众手续齐全一次性完成业务办理,对于不符合条件或手续不全的,做好解释工作,确保群众满意。
     二、服务环节“零延误”。办证服务大厅每天由一名民警负责对群众办证前咨询的问题进行预先答复,对申请人的材料进行预先检查,提高受理速度,缩短办证时间。窗口受理民警在受理、补录、复核等各个环节,按要求和时限快速办理,决不拖延;对八小时以内因工作量大而没有得到及时受理的采取延时服务当天办结;针对企业和急办申请人等特殊群体,实行急事急办,开辟绿色通道实现服务环节“零延误”。
    三、服务事项“零积压”。各便民利民服务点坚持“当日事、当日做、当日结”的原则,积极推行当天办结制。切实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手头事当日清,对当日受理的各类审批申请做到按时传输、移交,保证不出现互相推诿等不良现象,实现申请材料“零积压”。
    四、服务过程“零差错”。按照分局制定《关于向便民警务站、警务室延伸户政业务的工作方案》要求,抓好培训,确保民警法律、业务知识“一口清”,窗口业务办理娴熟、准确,办理流程通畅;进一步细化窗口服务环节,明确民警岗位职责,确保每位民警时刻都能做到微笑问候式服务,使办事群众在受到礼仪、规范接待的同时,又有愉悦、温馨的感受。强化民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要求窗口接待人员学会“察颜观色”,认真做好咨询解答,真诚服务,争取实现所有人员能够懂申请人心理和需求,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能够主动服务,真正做好群众工作;严格工作程序,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对窗口工作采取周小结、月考核的形式进行评估调查,及时发现和改进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确保工作“零差错”。
    五、服务群众“零距离”。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助力“最多跑一次”服务改革,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分局积极推行“四项服务”,更好地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便利。一是“便捷取证”,针对龄大、行动不便和居住偏远等特殊情况,主动将证件送到服务对象家中,或者将证件送至距离群众就近的便民服务点,方便群众领回证件。二是“延时服务”,服务大厅窗口民警正常工作日每天上、下午上班提前半个小时,双休日、节假日加班服务,以解决群众因工作时间与窗口服务时间重合不能办理业务的问题;三是“网络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网络互动平台,便于申请人通过网络详细了解各类证件办证程序,实现警民互动沟通;四是“预约服务”,根据申请人的具体情况,安排办证时间。群众可以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与派出所民警通过预约电话,实行预约,民警根据申请人的预约时间,无论双休日、节假日都及时接待提供受理相关服务,只要有群众拨打预约电话,根据情况启动紧急服务预案,安排专人为群众及时办理相关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