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纺织业面临国际供应链重构、贸易保护及关税壁垒加剧、终端消费需求疲软的“三重冲击”之际,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纺织服装产业链以“量质齐升”的答卷逆势突围:2025年一季度实现产值37.28亿元,同比增长19.5%,扛起区域经济增长大旗。
全链跃升: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
产业链核心指标全线飘红:化学纤维产量12.73万吨(+28.5%)、产业用纺织品2.16万吨(+42.95%)、印染产品0.25万吨(+122.01%),折射出产能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小企业产值占比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产业链生态正从“单极驱动”向“多点支撑”进化。
项目攻坚:三大矩阵构建增长极
在建项目形成续建、技改、新建梯次推进格局,以差异化路径驱动产业升级。续建矩阵聚焦产能跃升,62万锭棉纱车间陆续投产,将新增日产50吨高端纱线产能;再生纤维项目进入调试阶段,年转化3000吨废旧纺织品,开辟循环经济新赛道。技改矩阵强化智造内核,自动打包流水线、涡流纺技改等改造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新建矩阵补强产业链韧性,引进数智化织机及染整设备,提升自动化制衣产能,补强织造、印染和下游服装制造等环节的短板。
战略布局:打造西部纺织产业新地标
立足“中国西部纺织产业高地”“新疆纺织品重要的出口生产和集散地”“新疆纺织时尚特色小镇”战略定位,规划建设纺织小镇,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以棉纺织为核心,推动多品类原料全产业链协同,强化上下游协同效应,加速从传统加工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转型。同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东华大学新疆纺织产业研究院挂牌成立,为产业升级注入创新动能。
隐忧与破题:在逆风中校准航向
高速增长背后暗藏结构性挑战:粘胶纤维库存环比激增43.7%,这一数据折射传统产品市场承压;功能性纺织品占比不足5%,与水刺无纺布122%的增速相比,凸显附加值赛道亟待突破。对此,开发区已启动“三维攻坚”——技术端推动东华大学新疆纺织产业研究院攻克首批20余个相关项目,市场端实施“驻点招商”补强织造、家纺等薄弱环节,产能端通过洲际高端项目构建25万米/日织布能力,以系统性变革破解“大而不强”的产业困局。
春潮拍岸,战鼓催征。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纺织产业正以“技术创新迭代、价值链条攀升、开放能级跃迁”的复合动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中标注出西部产业的崭新高度。